2023年9月19日周二上午,我院经济系张荣馨老师在花津校区教学楼2040501进行了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《财政学》公开课教学,副院长马长伟和多名青年教师观摩了这堂课。为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学,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,张荣馨老师借助互联网软件“超星学习通”进行混合式教学,通过教师端和学生端的网络点对点对接,促进课堂的多通道互动。课前所有学生通过位置签到的方式全部进入学习通的课程网络空间。
在开启新的课程内容学习之前,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上了上节课的内容,建立贯穿课程体系的知识点脉络,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温故已学的内容。基于同学们的回答,张老师进一步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“市场失灵的第二种情形:公共物品”。进入课程新内容的讲解时,张老师通过赭山公园的例子,引导学生思考赭山公园的什么特征决定了其属于公共物品,且需要由政府来提供。随后,张老师逐一讲解了公共物品的定义、性质、分类、分析注意点等具体内容,并就其中的重难点组织了课堂测试和课程讨论。
张老师的课程具有两个特点,第一,注重思政育人的启发性,在课程知识点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,形成“知识+思政”的全流程课程体系。例如,通过“滥竽充数”的寓言故事警醒学生不要存在“免费搭车”、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;通过中国新冠疫苗援助的例子,让学生了解中国在提供全球性公共物品上承担了大国的责任,引导学生要树立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大局意识和全球意识;通过公众公共意识的提升可以改善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情况,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。第二,善于运用智慧教育手段,根据学生课程表现数据及时进行学情分析,形成“互动-测评-调整”的闭环课程改进模式。例如,对于重要知识点讲解,张老师运用课堂测试的方式,在互联网端根据测评结果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,针对难点、易错点进行进一步讲解,并将测评结果融入过程性考评,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。张老师还运用在线社区讨论,将有限的课堂互动拓展到课堂之外,给学生课上讨论、课下思考的充分空间。
在思政育人和智慧工具的双重作用下,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。让同学们在知识获取上理解了公共物品的定义、性质和分类,掌握了不同类型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分析;在能力提升上能够讨论政府干预在提供公共物品中的角色,对不同类型公共物品的提供提出建议和策略;在价值塑造上提升了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,能从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全局意识理解国家提供全球性公共物品的必要性。